“加西亞·馬爾克斯曾是中拉文學聯系的紐帶,我們現在要讓更多“爆炸后”時期的拉美文學作家的作品進入中國,促進中拉文化交流?!敝靼嘌勒Z翻譯專家尹承東26日在一場拉美文學漫談會上如是說。
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期間舉辦的這場拉美文學漫談會上,中央編譯出版社向與會讀者推介了《西班牙語文學譯叢》。據介紹,作為中國“十三五”重點出版規(guī)劃項目,《西班牙語文學譯叢》已經翻譯出版了6部西班牙語文學作品,今明兩年還會陸續(xù)推出十余部作品。
漫談會嘉賓、中國西葡拉美文學研究會秘書長樓宇女士說,拉美文學一直以來在中國的國際圖書譯介中占據重要地位。從新中國成立到2016年,中國一共翻譯了506部拉美文學作品,涉及210位拉美作家。由于拉美文學“爆炸”時期的出現,這些拉美文學作品的翻譯在上世紀80年代達到高潮,并影響過一代中國作家。中國著名作家莫言曾公開表示自己的創(chuàng)作受到過馬爾克斯啟發(fā)。
“不過,這些作品的翻譯一直以來都是零星的、不成系統(tǒng)的。中央編譯局是第一次系統(tǒng)地組織翻譯和出版《西班牙語文學譯從》,讓人驚喜的是,很多作品并不屬于暢銷書但卻是西班牙語世界有代表性的經典作品。”樓宇在會上說。
北京大學西葡語系教師許彤舉例說,中國鮮有翻譯出版巴拉圭作家作品,這次譯叢翻譯了巴拉圭作家胡安·曼努埃爾·馬科斯的兩部作品——《詩與歌》以及《甘特的冬天》,后者是拉丁美洲“爆炸后”文學的典范之作。這部小說中,作者運用意識流手法和多聲部對話理論,對敘事體文學的寫作模式進行了一次美學探索。
漫談會重點介紹的另一位作家是阿根廷的里卡多·皮格利亞。雖然在中國讀者中鮮為人知,但他曾多次獲得西班牙語文學界各大獎項,被譽為當代西班牙語文壇最重要的作家之一。《艾達之路》是他第一部被引進到中國的作品,作者借偵探小說之形,著重加強小說的現實性與批判性,拋開形而上學的哲學思考,強調讀者積極參與文本解讀。
這些作品都是“爆炸后”時期的拉美經典文學作品,目前卻只活躍在中國西班牙語界學者與學生之間?!疤岬嚼牢膶W,中國人首先想到的還是《百年孤獨》。雖然馬爾克斯的作品確實是經典,但更多現當代優(yōu)秀的拉美文學作品同樣值得讓大眾讀者了解?!睒怯钫f。
除了上述提及的3部作品,《西班牙語文學譯叢》還包括拉丁美洲最新短篇小說集《匆匆半生路》、西班牙作家索萊達·普埃爾托拉斯的作品《擦肩而過》,以及西班牙作家托蒂·馬丁內斯·德萊塞阿的《月亮的女兒》。據悉,哥倫比亞作家赫爾曼·卡斯特羅·凱塞多的非虛構作品《我把靈魂交給魔鬼》中文版也即將面世。
在被問及如何推動中國作品“走出去”時,尹承東表示,中國優(yōu)秀文學作品翻譯成外語難度較大,而且中國仍然缺乏高端優(yōu)秀的西班牙語翻譯人才。他認為,未來應當加強與外國專家的交流討論,一起把中國的文學“走出去”事業(yè)做得更好。
第二十四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于8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辦,旨在“把世界優(yōu)秀圖書引進中國,讓中國圖書走向世界”,推動中外出版界交流與合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