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APANESE酒醉侵犯,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冫,亚洲欧美日韩视频高清专区,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免费

淘寶商鋪|免費在線翻譯|English
杭州中譯翻譯有限公司同聲傳譯翻譯服務(wù)
請問您的會議在什么時間舉行?
需要進行哪個語種的同傳?
您的位置:首 頁 >> 新聞公告 >> 行業(yè)資訊

狂而不妄的翻譯大家

        許淵沖先生的“狂”在圈內(nèi)幾乎是盡人皆知的,他的名片上面赫然寫著“書銷中外百余本,詩譯英法唯一人”,“不是院士勝院士,遺歐贈美千首詩”。先生性格之直率,心胸之坦蕩,個性之張揚,不免使我們想起那久已遠去的魏晉狂士,雖然其直言不諱、不拘一格也難免受人詬病。

        可他卻狂而不妄。孔子有言:“狂者進取。”先生則將“自豪使人進步,自卑使人落后”作為他的人生信條,書寫在書房臥榻的橫幅上。


        狂,卻狂得有根有據(jù),狂得坦坦蕩蕩,狂得徹頭徹尾!


        “我是狂,但我狂而不妄,句句實話。是120本就是120本,我絕不說成200本?!薄拔沂窃娮g英法唯一人,上世紀60年代我就是唯一人,到現(xiàn)在還是唯一人。”“說我是‘王婆賣瓜,自賣自夸’,那要看我的瓜甜不甜,如果瓜甜就不能說我是自吹自擂。”歸根到底,先生的“狂”源于他對自己文化和語言的自信,源于他扎扎實實的努力。他常常引用老同學楊振寧的話:“我一生最重要的成就,是幫助克服了中國人覺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。”


        是啊,曾幾何時,我們自慚形穢,把愚昧歸咎于祖國的傳統(tǒng)文化,把落后歸咎于漢語漢字,試圖全盤西化,妄想走拼音化的道路,結(jié)果南轅北轍,教訓沉重……而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,先生就提出并踐行著“中國文學翻譯工作者對世界文化應(yīng)盡的責任,就是把一部分外國文化的血液,灌輸?shù)街袊幕衼?;同時把一部分中國文化的血液灌輸?shù)绞澜缥幕腥?,使世界文化愈來愈豐富,愈來愈光輝燦爛”,這是何等的重任啊!


        許淵沖先生著作等身,一生的著作就圍繞在他的周圍,漢英互譯,漢法互譯,整整一百二十余本,整整齊齊地擺放在幾個簡陋的書架之上,而書桌的上方,則懸掛著一幅老友的書法:“譯古今詩詞,翻世界名著,創(chuàng)三美理論,飲彤霞曉露?!?/p>


        先生載譽不斷,2010年獲得中國翻譯協(xié)會頒發(fā)的“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”,2014年獲得國際譯聯(lián)“北極光”杰出文學翻譯獎,成為該獎項設(shè)立以來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翻譯家。


        那么,究竟是什么使得許先生贏得這么多驕人的成績呢?依我看來,主要因其是百年不遇的通才。


        首先是古今中外之通。先生的譯著覆蓋了從《詩經(jīng)》、《楚辭》、《老子》、《論語》、漢魏六朝詩、唐詩、宋詞、元曲、《西廂記》、《牡丹亭》、《長生殿》、《桃花扇》、元明清詩,到毛澤東詩詞、陳毅詩詞,幾乎無所不包,被譽為“20世紀下半葉中國典籍翻譯歷史上的豐碑”。而外譯中方面,則更是涉及英、法、美等多國的文學作品。其中英美文學有《一切為了愛情》(1956)、《昆廷·杜沃德》(1987)、《飛馬騰空》(1991)、《埃及艷后》(1994),2015年起更是向莎士比亞全集發(fā)起了挑戰(zhàn)并陸續(xù)出版。法國文學則有《哥拉·布勒尼翁》(1958)、《人生的開始》(1983)、《入世之初》(1986)、《雨果喜劇選》(1986)、《追憶似水年華(3)》(1990)、《包法利夫人》(1992)、《紅與黑》(1993)、《約翰·克里斯托夫》(2000)《羅曼·羅蘭精選集》(2004)以及《高老頭》(2008)等多部。由此可見,許老的翻譯,可以說是古今中外,無所不及。這其中,不但涉及了英、法、漢等三種語言,更是體現(xiàn)為詩歌、小說、散文、戲劇等多種文體,被“文化昆侖”錢鐘書先生譽為“如十八般武藝之有雙槍將,左右開弓手矣”??v觀整個譯壇,如今能與許老比肩者的確寥寥無幾。


        其次是翻譯理論與實踐的貫通。一直以來,我國翻譯領(lǐng)域大家輩出,翻譯思想層出不窮,“案本、求信、神似、化境”,各顯其能。而先生的理論則是從實踐中來,到實踐中去。他對翻譯更是有著獨到的理解和認識。在自身大量實踐的基礎(chǔ)上,他將自己的翻譯思想概括為“美化之藝術(shù),創(chuàng)優(yōu)似競賽”。先生堅信:“理論來自實踐,又要受到實踐的檢驗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?!薄拔膶W翻譯是兩種文化的競賽,競賽中要發(fā)揮譯語的優(yōu)勢,改變劣勢,爭取均勢”,即“發(fā)揮譯語優(yōu)勢論”,這是其對于翻譯的認識論,而“三美論”(意美、音美、形美)則是其詩歌翻譯的本體論,“三化論”(深化、等化、淺化)是譯詩的方法論,“三之論”(知之、好之、樂之)是譯詩的目的論?!叭馈薄叭薄叭薄叭齽荨惫餐瑯?gòu)成了先生的“美化之勢”,實踐著“真”與“美”完美結(jié)合。


        許淵沖先生的翻譯實踐,又是為了實踐和檢驗他的翻譯理論,同時力爭超越前人的翻譯,甚至在兩種語言文化的競賽中超越原作。他曾不斷地與翻譯巨匠傅雷展開競賽:“傅譯已經(jīng)可以和原作媲美而不遜色,如果再創(chuàng)造的‘美’能夠勝過傅譯,那不是最高級的樂趣嗎?”通過海量的翻譯實踐,先生不斷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翻譯學說,從而相得益彰,愈戰(zhàn)愈勇,取得了理論和實踐雙豐收,翻譯作品惠及大眾,翻譯理論恩澤譯林,這在中外翻譯史上恐怕并不多見。


        再次是翻譯與創(chuàng)作的貫通。中國近現(xiàn)代翻譯史上,大家迭出,特別是“五四”前后,更是高手云集。從嚴復、林紓、梁啟超,到魯迅、周作人、梁實秋、林語堂,哪一個不是著譯等身,“左右開弓”。但不知什么時候,翻譯與創(chuàng)作突然成了“兩張皮”,搞創(chuàng)作的不懂外語,只看譯文;搞翻譯的不會創(chuàng)作,只能“照貓畫虎”。從此以后,譯界再難出現(xiàn)翻譯大家。試想,從未創(chuàng)作過的人,怎能完成兩種語言間的“再創(chuàng)作”?!而許先生是當今為數(shù)不多的集創(chuàng)作與翻譯于一身,匯理論與實踐于一體的鳳毛麟角的大家之一,與“五四”的先哲們一脈相承,是“五四”精神的回歸。1996年他出版了回憶錄《追憶逝水年華》,歷數(shù)聯(lián)大往事,追憶往昔師生,被評論家人稱“妙語連珠”,一時間洛陽紙貴,一版再版。而先生仍覺意猶未盡,又出版了《續(xù)憶逝水年華》,其后一鼓作氣,出版了《聯(lián)大人九歌》《詩書人生》《山陰道上》《往事新編》《西風落葉》,直到剛剛出版的《夢與真》,激情四射,妙筆生花,感人至深。這些系列作品刊出之后,許多親朋故友、同學及其后人,紛紛盛贊先生筆下的故人“栩栩如生”“呼之欲出”。先生的才氣和文筆,先生的真情與坦誠,讓讀者無不動容、感慨萬分。


        許先生曾意味深長地說:“走我這條路的人多了,中國文化就是世界一流了。”這既是他的霸氣,也是他的堅守,既是先生厚積薄發(fā)的結(jié)果,也源于他不斷增強的文化自信。從許老身上,我們既看到了中國的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力量的延續(xù),又看到了先生不斷增強的文化自信和語言自信。


        恩師潘文國先生說得好,“吹牛”說的是“量”,把無說成有,把少說成多,那是吹牛。他有那么多書,誰敢說他吹牛?“狂妄”說的是“質(zhì)”,把差說成好,把一般說成優(yōu)秀,目空一切,那是狂妄。學界對他的不服與批評主要在此,特別他的競賽說、超勝說,讓很多人看了不服,認為中國人怎么可能超過外國人?然而這正是他的最可貴之處。


 

分享到:QQ空間新浪微博騰訊微博人人網(wǎng)微信

相關(guān)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