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破解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翻譯難點和瓶頸?8月19日,以“文學與翻譯”為主題的第三屆尼山國際講壇在山東濟南舉辦。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周慧琳在講壇致辭,并和山東省委常委、宣傳部長孫守剛共同為成立的北美翻譯家協(xié)會揭牌。
尼山書屋是山東出版集團、山東友誼出版社打造的一個中國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走出去的國際品牌。目前已在15個國家落地27家,成功打造了尼山書系、尼山國際講壇、尼山國際出版、尼山國際展演、尼山國際教育五大品牌,得到了國內(nèi)外社會各界及國際友人的充分認可。作為尼山書屋品牌下搭建的高端的思想、學術(shù)、文化交流的國際平臺,尼山國際講壇已成功舉辦兩屆。
周慧琳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尼山書屋推動中國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走出去進行的有益探索。周慧琳說,文學是溝通心靈的橋梁,翻譯是不同語言、不同文化溝通對話的重要工具。在一代又一代漢學家、翻譯家的不懈努力之下,中國文學的魅力和精髓被世人知曉。漢學家、翻譯家在中華文明融入世界文明的過程中發(fā)揮了重要的橋梁作用。
周慧琳強調(diào),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砥礪奮斗。實現(xiàn)中國夢,需要吸收借鑒世界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,也需要讓世界各國讀者閱讀中國作家書寫的中國故事,加深對中華文化的了解,增進對當代中國發(fā)展變化的認知。要實現(xiàn)這一點,就必須依靠漢學家、翻譯家們的共同努力,讓世界更加理性、客觀、全面地認識中國、感知中國,對中國多一分理解,多一分支持。
周慧琳指出,近年來中國出版界積極開展中外文化交流。交流頻繁展開、出版合作快速增長,漢學家、翻譯家對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鑒,對廣大中國作家和數(shù)以億計的海外讀者來說,都顯得極為重要。周慧琳希望通過更多漢學家、翻譯家的翻譯之筆,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的中國、立體的中國、全面的中國,展示一個生機勃勃、愿與各國共同發(fā)展的中國。
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少杰在致辭中表示,尼山講壇是山東省對外交流重要的平臺和名片,要用好這張名片,推動齊魯文化走向世界。
在講壇現(xiàn)場,墨西哥翻譯家莉亞娜·阿爾索夫斯卡,美國特拉華大學終身教授、翻譯家陳建國和阿聯(lián)酋出版家、作家賈麥勒-夏西分別發(fā)表了主題演講。中國新聞出版?zhèn)髅郊瘓F董事長馬國倉和山東友誼出版社社長姚文瑞為3名嘉賓頒發(fā)了顧問證書,并贈送《論語詮解》圖書。
總局進口管理司司長蔣茂凝、山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孫杏林、山東出版集團董事長張志華等參加講壇。來自中國、美國、越南、阿聯(lián)酋等國家的文化、出版、傳媒、圖書館等行業(yè)代表以及留學生代表參與講壇討論。